English

计算机报刊:血战1999

1999-01-06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弋水 我有话说

1998年,是中国报刊业艰难的一年,经济的不景气,影响了整个报刊市场的发展。800种文学刊物,一年就有十余种停刊,就是像《读者》这样全国有影响的大刊物,发行量也有一定的下降。报刊的日子很不好过。1998年也是中国IT媒体残酷的一年,国营企业的改制、金融危机、百年不遇的大洪水,还有政府机构的改革,无不让竞争激烈的IT业雪上加霜。IT业的日子不好过,也连带了IT媒体的尴尬,尽管发行归发行,赢利归赢利,日子照样过。1998,IT媒体的老总们似乎没有了往日的从容。

虽然如此,并没有影响中国IT媒体发展的信心。一年过去,书摊突然又多出了许多IT媒体的新面孔。《学电脑》、《网络周刊》、《IT时尚》、《IT经理世界》、《PCSHOPER》、《家庭电脑世界》《网络世界》、《软件与光盘》、《网友》,还有打着“光盘杂志”旗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“网络时代”和“游戏时代”。1999年将会有更多的IT媒体在这块市场中拚杀,一场血战在所难免。

旧瓶装新酒的IT媒体

有业内人士评论IT媒体,认为今年新出的刊物不下20种,平均每月不下1.5种。新面孔的IT媒体确实不少,不过要说IT媒体的总数并没有太多的增加。中国的IT媒体总数其实并不少,1998年也是80余种,这个数字在总量控制下虽然有变化,但并不是很大。我们周围出现的IT媒体其实大多是旧瓶换了新酒。

过去我们的IT媒体大多数是各研究所所办,这种杂志的主要功能是反映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,探讨新技术新方法。这类杂志主要是为专业技术服务,主要内容是技术论文,一般读者不可能看懂,读者面很窄。也不乏有的研究所为了自己所内的工作人员发论文评职称方便,也成立一个杂志,一年花上几万元钱,养上几个闲人。文章发十余篇,杂志是只印几千份。这类杂志当然是不会赚钱,从严格意义上来说,也称不上是媒体,因为影响小,不具有社会影响力,也起不了媒体的作用。

市场经济的发展,这些昔日的计算机报刊日子越来越不好过,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,而一些国外的资金也为这种出路提供了可能,于是一些IT媒体纷纷改头换面,用新的模样出现在读者的面前。不久前《计算机技术》还是电子部华北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的一本纯技术性刊物,今天它已经摇身一变成了《PCLIFE》,《IT时尚》也是不久前起的新名。《现代化》杂志也买下了台湾《软体世界》杂志的版权,出版了《软件与光盘》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同仁性质的报刊越来越失去了生存的园地,也许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的IT媒体要换上新面孔到市场中一搏,这对于那些成功的IT媒体也许是一件坏事,但对中国的IT业和出版业并非是一件坏事,因为毕竟这些报刊都走向了市场,正是因为有了竞争IT媒体才能摆脱往日的浮躁,找准自己的定位,细化服务,更好地发展。

国外媒体正走进中国市场

长期以来,我国的新闻出版业并没有向国外开放,为了进入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,国外的出版业通过多种手段迂回进入中国市场。相对于社科报刊,计算机报刊少了一份敏感,同时计算机报刊也是我国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块市场,众多的国外出版商开始涉足中国的计算机报刊市场,虽然新闻管理部门至今没有对那些国外出版商敞开大门,也基本没有批准出版业的合资企业,但是在现在许多计算机报刊中我们可以找到国外报刊的影子。

买版权是国外计算机报刊进入中国市场最常见的方式。尽管杂志很少能全部为中国出版的报刊所用,国外计算机报刊涉及的计算机技术较新,而国外刊物的计算机评测不但有高质量的实验室,而且大多不受商业运作的影响,有较高的参考价值。这是中国计算机刊物较缺少的,这些内容也成为了计算机读者欢迎的内容。一些国外刊物也理所当然的出现在中国的书摊上,《个人电脑》、《电子与电脑》和《每周电脑报》大都从国外引进版权,而最近新崛起的《学电脑》杂志也是全面引进台湾《PChome》杂志的内容。希望借助《PChome》在台湾成功的气势在内地市场开拓一块新天地。

而更多计算机报刊具有国外资金的背景,现在办一份计算机刊物已经远不同二十年前。《计算机世界》成立之初,只不过投资3万元,4个人就开始办一份报纸,不到20年的时间已有近百人的规模,年收入超过了2个亿。按照时下通行的说法,创办一份面向业内人士以广告为生存手段的计算机报刊,前期投资少说也要1000万人民币。20年前办计算机报刊凭的是运气,10年前办计算机报刊凭的是眼光,今天办计算机报刊就要拚金钱了。现在中国的出版业轻易地拿出1000万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于是许多报刊就有了另一种背景。IDG、ZD、CMP这些美国计算机出版的巨头,对普通中国人也不再陌生。那些有影响的计算机报刊在出版单位之外还多了其他一些机构,明眼人也都知道,许多计算机报刊出版单位不过是一个幌子,真正的操作者决不是主办单位,而赚钱出版单位也只有观望的份了。

国外计算机报刊进入中国市场对读者并不是一件坏事,因为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了解世界计算机发展的现状,更快地接触新知识。但对中国出版界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,今天出版市场没有开放,国外出版业进入中国市场还要借助中国出版机构,我们还能赚到一年几十万的管理费,有一天国外出版业可以自由进入中国市场,中国出版业还能凭借什么生存。这不是非常遥远,中国出版业应该冷静思考了。

99火爆低端市场

面向初级用户的计算机杂志一直

没有得到IT媒体的重视,直到90年代我国才出现第一份面向普通计算机用户的计算机杂志。因为面向初级用户的计算机报刊要靠卖文章赚钱,做起来太累,不如面向业内人士的计算机报刊更容易争取到广告。而且由于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水平,到90年代初普通用户市场还没有形成,普通用户读者群的形成还需时日。

90年代中期以后,由于经济形势的发展,我国计算机市场也开始发生了空前的变化,大量计算机进入普通家庭,计算机用户从以前的专业技术人员变为普通使用者,从7旬老翁到几岁的孩子都在用计算机。当面向业内人士的IT媒体出现饱和之势时,1999年大家纷纷把眼光转向所谓的低端市场,也就是大量的普通用户。其实低端市场早已呈现出广阔前景,几份面向计算机爱好者的计算机报刊《电脑报》、《电脑爱好者》、《大众软件》的发行量已经远远超过《计算机世界》、《中国计算机报》、《每周电脑报》这些业内报刊,只不过相对业内报刊那些面向使用者的计算机报刊广告量较少,无法得到同样的利润。

现在可以说业内的计算机报刊已经饱和,综合性的有《计算机世界》、《中国计算机报》、《每周电脑报》三分天下,其他专题性报刊也举不胜举,就是网络在我国还没有充分发展,1998年一年之内就有《网络报》和《网络周刊》展开血战。那些新加盟的计算机报刊自然把眼光瞄向了低端市场,有人打出了计算机文化牌,有人呼唤StepbyStep为最初级的读者服务。《软件》、《IT时尚》、《网友》、《计算机与生活》、《家庭电脑世界》、《软件与光盘》都在主打低端市场,《中国计算机报》和《星岛日报》正在合办的一本《电脑画报》也是冲着普通用户而来。这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最近面世的《学电脑》杂志。这本杂志从台湾引进《PChome》版权,主张将电脑生活化、人情化,同时提倡无痛苦学习电脑,用一步步的图解帮助那些对电脑一无所知的人走进电脑之门。内容实用深受读者好评,这本杂志在刊物中还每期向读者赠送光盘,同时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,通过电话、因特网和传真开展咨询,帮助读者解决电脑使用中的问题。这一思路也体现了今后计算机报刊的一个思路,办计算机报刊靠眼光、运气、金钱的时代都在过去,服务将是今后计算机报刊的取胜之道。

残酷的市场绞杀战

一定的IT媒体市场,不断挤入的新媒体将市场竞争推向了白热化。面向业内市场的《计算机世界》、《中国计算机报》、《每周电脑报》早已是争得不可开交,面对1999年的市场,大家都在酝酿着改版,用新的手段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《网络报》、《互联网周刊》也是拉开了一场市场大战,力求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席之地。

最典型是《学电脑》和《计算机生活》的竞争更富戏剧色彩。先进入市场的《计算机生活》杂志是世界商讯机构操作的一本杂志,一开始它就打出了“PCLife”旗号,用全彩的印刷,新的写作方法给计算机报刊带来了新气象,但是对于那些熟悉IT媒体的人来说,无论是设计还是风格“PCLife 上总是能找出一些台湾成功的生活型计算机杂志《PChome》的影子。不出一年《学电脑》杂志在北京创刊,它由我国计算机图书出版三大巨头之一的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,《学电脑》购买了《PChome》的版权,把《PChome》的内容原汁原味带进了内地,同时还结合内地的情况组织了新的内容。更重要的是《学电脑》杂志沿用的《PChome》靠服务取胜的市场战略,全面开通服务体系,把服务做到每一个读者,不是读者,只要提出问题就提供服务。创刊以来,《学电脑》每天的服务热线不断,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。为了满足读者需求,每期刊物《学电脑》都要向读者赠送软件光盘。这在台湾也是没有的。

“PCLife”一直用低价策略希望打开市场,定价不足刊物的直接成本,本来希望通过一年的运作打开市场。《学电脑》的出现给“PCLife 带来了巨大压力,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挤垮,“PCLife 不得不起而应战,在得知《学电脑》赠光盘时,他们也做出赠盘的决定,虽然一期只有一万张,不是每个读者都能拿到,但毕竟走出了一步。尽管“PCLife 还在亏损经营,对于《学电脑》的挑战,“PCLife 只能全力应战。两本风格上非常相似的杂志,共挤一块市场,一方有台湾公司的背景,一方是我国最具实力的科技出版社。一场大战在所难免,最后鹿死谁手,要看双方的经济实力,还要看人才,看经营思想。《学电脑》不但吸收了台湾《PChome》的经营思想,还在广收人才上下功夫,编辑部里不但有计算机高手,核心人物大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,力倡将人文的精神融入计算机杂志中,据说不久还有数批《PChome》的人员从台湾抵京帮助工作。“PCLife”最近也是走马换将,就是主编也换了新人,想必是用新人也用新方法。1999年大战谁是赢家这也许是一个谜,1999年将是计算机报刊业战火纷飞的一年,这是大家的共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